精彩逸例|双免驱动速效缩瘤,O+Y方案助力晚期HCC一线治疗真实世界案例分享
肝细胞癌(HCC)作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第4位和第2位[1],对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存在远处转移,导致治疗选择十分有限。近年来,免疫
肝细胞癌(HCC)作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第4位和第2位[1],对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存在远处转移,导致治疗选择十分有限。近年来,免疫
在2025年ESMO大会公布的III期 IMbrave152 / SKYSCRAPER-14研究,为TIGIT免疫联合治疗带来了最新结果。研究显示,在一线标准T+A方案(阿替利珠单抗 + 贝伐珠单抗)的基础上加入TIGIT抑制剂替瑞利尤单抗(Tiragolum
hcc tigit imbrave152 imbrave15 2025-11-14 14:26 2
2025年10月30日,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HK)2025研发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和力聚梦 誉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代表、临床专家和媒体人士,与和誉医药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共话公司创新研发布局和临床进展。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肝脏疾病谱中的主要慢性肝病之一,患病率高达31%,并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是MAFLD的进展阶段,组织学特征包括肝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约20%的MASH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进而增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隆重召开。作为全球肿瘤诊疗领域的权威学术盛会,本届ESMO年会汇聚了众多国际顶尖学者,共同探讨癌症治疗的新方向与发展机遇。
hcc philippe merle philippemer 2025-10-30 21:16 2
国元国际发布研报称,和誉-B(02256)是小分子创新药龙头。预计2025-27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50亿、6.80亿、7.3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97亿、1.11亿、1.42亿元,根据DCF模型,目标价22.06港元,给予买入评级,较现价有48.5%的升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超过半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晚期HCC管理的复杂性不仅源于肿瘤负荷,还在于基础肝病(通常是肝硬化)的并存,二者共同作用显著影响预后和治疗耐受性。
MASH-HCC SQLE通过胆固醇积累抑制CD8+ T细胞,增强MDSCs;特比萘芬可恢复抗PD-1疗效。 为MASH相关肝癌提供了新的联合治疗策略。
格隆汇9月29日丨复宏汉霖(02696.HK)宣布,近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伊匹木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3(重组抗CTLA-4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HLX13」)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申请(IND)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复宏汉霖(02696)公布,近日,公司自主研发的伊匹木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3(重组抗CTLA-4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HLX13)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申请(IND)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公司拟于条件具备后于美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第三大病因。我国是肝癌大国,统计资料显示,全球50%以上新发和死亡HCC发生在中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肝轴对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PD1治疗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持续有效性仅限于一小部分患者,这凸显了需要确定能与 PD1 阻断协同作用的可靶向生物标志物。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中多灶性HCC在初诊患者中占相当比例,其肿瘤结节可来源于肝内转移(IM)或多中心发生(MO),两者在临床预后和治疗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肿瘤内微生物群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尤其在调控肿瘤微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表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将持续增长,预计2029年达到峰值。同时,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晚期HCC的一线疗法,显著改善了临床结果。然而,对ICIs的耐药性仍然是一个主要的治疗挑战。
最近的临床试验表明,基于免疫疗法的组合在治疗HCC方面优于多激酶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是首个显示出优于索拉非尼的治疗方法,此后双重免疫治疗方案也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这些进展推动了相关疗法获得监管批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9月,肝癌临床研究在多线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创新趋势。一线治疗聚焦于强化联合策略,多项研究探索在“度伐利尤单抗+Tremelimumab”这一双免疫骨架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局部治疗或传统化疗,旨在进一步提升不可切除肝癌的初始治疗效果。
2024年,我国肝癌新发病例约36.77万例,死亡31.65万例。它就像潜伏在身体里的“冷面杀手”,无声无息、一点点侵蚀,我们的健康防线。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及其严重亚型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HCC),影响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口,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2024年3月14日,甲状腺激素受体β激动剂瑞美替罗(r
9月16日,温州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Tumor-Targeted FABP5/STING Cascade Promot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duced Ferrop